下方有2021/9/27再訪更新
初訪 2016/08/28
最近年紀好像真的到了
跟好姊妹約吃飯選擇的餐廳不再是以話題度為主
漸漸的被環保蔬食等等健康的字眼所吸引
這次朋友找了這家大安區的這家今年剛開的plants植宿
不使用蛋 奶 蜂蜜等易過敏的食材 依然能夠創造出美味的餐點
臉書介紹:
Plant-based, gluten-free whole foods eatery.
植物性、無麩質、全食物 小食堂。
餐廳地點在大安站及忠孝復興站中間左右的位置
從忠孝復興走過去大概8分鐘
地點很好找 捷運靠仁愛路出口出來 過仁愛路直走再左轉就到了
不過通常這種地點 加上健康/追求食物原型素材的餐點 也不會太便宜就是
這種消費水準不能常常吃
就當星期五犒賞自己一個星期來的努力了
今夜我要擦口紅 NT180
紅龍果 香蕉 生可可 喚醒杏仁奶
完全是我的菜的一杯飲品XD
喝起來像果昔般濃郁 有濃濃的穀物奶加上可可的香醇味
加上香甜的香蕉 增加濃稠的口感
吞下去後口尾再帶一絲紅龍果的清甜
是非常補充能量的一杯營養飲品
說實在話 光這杯就滿飽的 有種能量飲料的感覺
熱帶活綠 NT170
奇亞子 鳳梨 檸檬 蔬菜 薄荷
因為是朋友點的 也不是我愛的味道 所以我只喝了一兩口
是很適合夏天的一杯飲料 充滿草味
薄荷味滿重的 相當清爽
喜歡沁涼口感的人可以點
這杯適合餐前上 這杯底部的奇亞子很多 喝著喝著也很飽
餐後上應該會悲劇
瑪格莉特薄餅 NT380
這倒是我們看了隔壁的姊姊們點
覺得好像很好吃 一時鬼迷心竅就加點的薄餅
是plants以裸食烹調法(全程不超過46度低溫烹調 保持食物的營養)所製成的一道料理
底部的是堅果芝麻做成的軟煎餅
鋪上橘色瑪格莉特醬
加上油漬翻前跟芝麻葉
吃起來相當有層次感
一開始是醬的乳酪味 再來是芝麻葉的口感跟結合底層的堅果香味
軟煎餅內的芝麻香又跟芝麻葉的微苦味互相襯托
最後是蕃茄的清香
是道相當可口的開胃小點
但真的就是 小點
分量不多顯得單價偏高
藜麥水果玉米沙拉 NT290
黃色的醬是plants自製的鳳梨油醋醬
稠稠的帶點微酸 不輸美乃滋的濃郁
加上水果玉米跟紅龍果的甜
搭著味道比較淡的藜麥一起吃剛剛好
是會飽的份量
不過應該就是夏天吃的
冬天需要溫度~
楓糖奇亞子布丁NT200
這道不是真正的布丁 是奇亞子的輕食料理
以堅果奶為底淋上楓糖為底
然後加上奇亞子跟巧克力味催芽穀片 不甜不膩 咬起來很香
穀片中紅紅的乍看之下像杏仁 不過那是乾燥的枸杞
我不太喜歡枸杞但這裡面的乾燥枸杞沒有枸杞特有的酸味 可以接受
涼涼的奇亞子配上香脆的催芽穀片
非常值得點點看的一道菜
除了可以搭配巧克力口味的穀片還有另一種藍綠藻口味
但因為我有甲狀腺疾病 完全不能碰海藻類 所以pass
聽店員說就是海藻的鹹味 我有點沒辦法想像XD
莓果BOWL NT300
由於當天本人我膀胱炎 所以指定吃這道莓果bowl
本來想說跟上面那杯飲料應該是一樣味道 但吃起來完全不同
擦口紅那杯飲料是濃郁的穀奶味
這莓果泥是純粹不加糖的綜合莓果漿
雖然沒有額外加糖但其中一項蔓越莓讓整個果漿酸酸甜甜
配上不甜的巧克力催芽穀片剛剛好
比上面那道奇亞子布丁更多了一份熱帶的清爽風味
覺得是女性一定會喜歡的一道菜
如果當天胃口不好的人極度推薦吃這道 整個開胃
提拉米蘇 NT 200多
甜點的部分是直接去櫥櫃看 菜單上沒有
當天現場有藍莓/萊姆起士/提拉米蘇/焦糖巧克力
說實話我個人對甜食沒愛 就只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所以有點選擇障礙 就請店員推薦
店員說他覺得它們家的提拉米蘇跟外面吃起來不一樣 我們可以嘗試看看於是就點了
一般提拉米蘇一定是又糖又酒又奶的
但因為是無麩質料理 我真的很好奇是怎麼做出來的
不只是咖啡酒的香味 而是有種食材本身的濃縮口感 好濃郁阿~~~
不同於一般提拉米蘇的濕潤 plants家的提拉米蘇是由催芽蕎麥製作而成的
蛋糕體相當紮實 是固態的
有鑑於上面那些無限加點 這一塊蛋糕我跟朋友兩個人差點吃不完 已飽翻
先提醒如果喜歡提拉米蘇濕濕軟軟口感的人可以pass這塊點別的
因為跟大家想的絕對不一樣~~~
當天我跟朋友就一人一台筆電帶著工作
窗邊陽光相當好
食物美味 店員也溫和熱情
順便利用美好的陽光紀錄一下現在的髮色 不知道這墨綠可以撐到甚麼時候@@
這樣吃下來結帳時再不便宜 加上一成服務費總共18xx
以份量來說的確價格滿高的
但吃過之後真的 從裝潢到食材搭配還有口味
絕對是配得上這個價格的用心料理
----------------------------------------------------------
2021/9/27
再訪
這次也是跟好朋友相約
其實中間已經再訪過好幾次
也常常路過就進去plants購買可可球當作甜點
而且有時候出門身上沒有裝食品的容器
乾脆直接跟店員要餐巾紙把可可球包著放口袋帶回家吃哈哈哈
這次再訪剛好身上有帶著相機
可以再次好好紀錄
菜單部分鹹食一直都有做定期的更新
飲品部分的話熱帶綠活跟今夜我要擦口紅
還有上次點的莓果碗跟楓糖奇亞子布丁也還在
看來是招牌熱銷了
只是這次有點可惜
雖然有帶相機不過窗邊的位置都已經客滿了
沒有辦法用自然光拍攝
所以照片都有點帶黃
這次造訪plants
在飲品部分這次我點了
抒壓薑黃乃
是由睡茄、薑黃、可可、肉桂、芫荽、黑胡椒、自製堅果乃、生態平衡棕櫚糖 煮成的
只有熱飲~
我平常打拿鐵的時候就會加一匙薑黃
不過其實我自己沒有這麼喜歡薑黃的味道
因為薑黃的味道在飲品中算是相對強烈
不小心會有一個辛辣的騷味
所以一開始我也有點猶豫要不要點這一杯
後來想說還有可可跟肉桂做平衡
尖銳的薑黃味道說不定會稍微溫潤一些
也想喝喝看專業的餐廳用薑黃入飲品的方式
回家或許可以參考自己做(好高估自己)
喝了一口 覺得果然沒有點錯
好濃醇的香料飲啊!
堅果乃跟可可的滑順口感磨圓了薑黃尖銳的騷味
但依然留著一股薑黃的薑香感
還有肉桂跟芫荽的香氣
不過因為我不知道睡茄單獨的味道
所以不知道他出現在哪兒~
聽起來好像跟人蔘有點類似嗎?
如果是的話可能跟薑黃的味道很類似吧?
在入秋的9月底
這杯溫熱的抒壓薑黃乃真的非常好喝又療癒!
餐點部分我跟朋友分別點了

中東扁豆法拉費
烤催芽扁豆餅搭配螺旋藻葵花仁籽淋醬,催芽綠豆泥、
豌豆芽小米塔布蕾沙拉和自製活益菌酸菜。
(以上取自官網說明)
我本來就很喜歡各種豆類豆泥製品
自己也會在家用鷹嘴豆做中東豆泥配沙拉
所以對於扁豆餅配上綠豆泥接受度非常高
比起鷹嘴豆泥
plants的催芽綠豆泥的更細緻順滑清甜
一開始我原本以為綠綠的法拉費球會不會有海帶的藻類海味
不過真的是誤會了
法拉費球完全是植物蛋白持的豆泥球的豆香
沾上綠豆泥跟葵花仁籽淋醬
口感相當的濕潤卻不黏糊
小米沙拉的話味道比較清淡
但用plants自製的酸菜一起入口非常對味
前幾口還是法拉費的濃郁豆味
然後吃一口酸甜的酸菜跟小米沙拉
口味瞬間清爽起來
用這樣的方式真的覺得覺得法拉費可以繼續一口接一口
而且這一道就真的很飽很飽
應該是因為滿滿的豆類蛋白質
四大顆法拉費真的飽到不行
我連直接當天晚餐都吃不太下
論整體CP值這個一餐抵兩餐 又飽又好吃
下次來我一定還會再點這道
除了無麩的蔬食裸烹調餐點外
plants在現場也有販售無麩食品及環保相關的周邊商品
也有裸裝以CC數計算的洗衣洗碗精等
在台北裸裝的環保商店不多
大部分看起來都在新北市
不過我就沒有這麼方便到新北
之前都是趁著跟男友回台中的時候到台中科博館附近的山盟商行晃晃~
如果會路過附近的話可以自己攜帶容器去採購呦!
plants的官網也做得十分用心
每道餐點都有美美的照片可參考
非常推薦到訪前先到plants的官網看看
不然直接在現場看餐單真的很難決定要吃哪一道
因為每一道都太有特色也有點難想像
基本上我一定會有再訪的~期待下次餐點!
PLANTS 植宿
FB: https://www.facebook.com/plantseatery/
官網: https://www.plantseatery.com.tw/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53巷10號
電話: 02 2784 5677
以上